耶~暑假已正式開始了,
現在不管是假日還是平日幾乎是去到哪都有大批的人潮

已經好久沒去宜蘭了,趁這個暑假到宜蘭玩順便找我的宜蘭美女室友Betty
本身就很愛吃雞肉的我,
這次她本地人帶我到當地人很推薦的這家甕窯雞準備享用雞肉大餐了
超大刊版,在宜蘭寬廣的馬路上馬上就可以注意到
刊版上的人,就是甕窯雞達人-阿樺
店家外觀
店家外頭擺放的木頭不是用來裝飾用的,
它們都是龍眼木喔!原來要吃到道地古早美味的雞,連木柴的選擇也很講究呢! 
店家介紹
甕窯雞為宜蘭地區知名品牌餐廳,也為蘭陽地區第一家烤雞創始名店,經各大媒體披露大肆推薦報導造成轟動!!
甕窯雞堅決直接回饋消費者,堅持不予回扣給導遊或旅遊業者,不犧牲消費者之權益,堅持以品質口味勝出,秉持古法製造龍眼木烘烤,不用廢柴,這也是蘭陽地區唯獨一家遵循台灣古早味的古法製作以方式,廣大的消費群眾都能用雪白明亮的眼睛,可依循獨特的餐飲方式加以辨別是否是真正的古法製造,讓消費者吃的安心,享用的放心。
創始人謹遵阿嬤的祕方,不偷工、不減料之經營理念,來服務廣大的消費群眾,
望各界繼續給予甕窯雞支持與鼓勵。
(內容引自官網)

店家提供免費雞隻竹筍湯(自取)


中午時段大排長龍
在排隊結帳時,指示刊版上有許多名人來參訪過

少男少女們大碗扒飯扒肉時,也別忘了愛呷菜哦

這裡有超多新鮮青菜,上面都有貼心標記菜名,不用怕叫錯
貼心小提醒:甕窯很高溫,家中有小捧油的要特別注意,別被燙傷了!


採用低海拔質地堅硬的龍眼木,因質地堅硬能燒出穩定的火候,
另外龍眼木燃燒時所產生之薰香與“雞”結合更能彰顯出獨家口味的甕窯雞。
將甕窯燒到一定溫度後,採以漸進式的燜烤方式,
先以低溫燜烤至一定程度後提出甕窯外降溫,
再行以高溫烘烤完成後的甕窯雞其肉汁肉香緊緊內封絕不流失,
其肉質鮮嫩多汁香Q不乾澀。
做法與火烤不同,而是以土燜烤,
每隻雞的完成需約40分鐘,
且一個甕窯只能燜烤一隻雞這些都是別人所學不來的。
(內容引用官網)

美食
現在打卡就送一盤阿里山龍鬚菜




這盤龍鬚菜剛好適合3~4人吃,份量適中
龍鬚菜本身是川燙過的,吃起來很清爽,
並夾帶了肉燥的香味很下飯
因加了肉燥的關係,口味也比較重
蓮香豆腐 NT$150



好大一塊的豆腐口感不像是一般很Q嫩的豆腐
吃起來是比較扎實的豆腐,用筷子切的時候,不像一般中華豆腐那樣很容易就切開
旁邊配菜有芋頭及少量蔬菜搭配,
炎炎夏日吃這道涼拌醬油豆腐佐蔬菜好輕爽~

招牌菜來了!!!
甕窯雞(全隻) NT$600
甕窯雞均是採用130天~150天的上等跑山母雞,重約2斤10兩,肉質滑嫩,甜而不膩,
雞隻以放養方式,再搭配玉米、草料、活體酵素......等調配飼料,
放養出雞體健康、運動量夠之上等土雞。
甕窯雞口味係30年獨家秘方所調配,雞隻以全雞浸料入味,使雞隻充分吸收調味,
讓雞肉入口即充滿香氣,不需再以任何沾醬、佐料,真正的忠於原味,
並強調以天然香料入味,不使用任何一味中藥材,使老少婦孺均能享用,沒有任何限制。
燜燒過程中,雞油早已逼出所以不油不膩。
以上吃法均附雞湯,請把雞湯加熱後淋之或沾用,口感更加十足,香氣愈為郁濃,
這是任何地方都吃不到的,
只有在三十年獨家口味的甕窯雞才享用得到,
在此店家建議您有時間來裡面坐,
剛出爐最能吃出牠原有的風味。
(內容引用於官網)
焦糖色的雞皮,看了又要流口水了啦
原本以為當天吃到的甕窯雞口感會像烤雞一樣嫩嫩的,
沒想到這甕窯雞的口感是很有嚼勁、結實的
後來回家上網查官網才得知是跑山母雞,
有在運動的雞吃起來果然不一樣,雞肉中的肌肉
動物有在運動口感就明顯不同呢!
果然要吃的美味的吮指雞,每一步驟都不能馬虎內
可想而知,這隻雞的脂肪量應該也比一般烤雞、炸雞所用的肉雞來的健康
這一隻雞的大小也比21世紀雞大一倍,我們當天4個人吃剛好

貼心小提醒:每隻雞都會附一副棉質手套,剛上桌的雞都是休燙燙,
建議先使用棉質手套將雞分解後在用手扒雞手套剝肉來吃
吃雞有三種吃法:可以配雞油、蒜頭、胡椒粉
依每個人的口味自己斟酌配料的用量
我覺得單吃就很涮嘴了


Shelly的美食心得時間:
好朋友介紹的這家古早味甕窯雞,
雞及其他小菜都很令人回味呢!
果然是排隊美食,他們上菜的速度也蠻快的,
當天四個人一起吃,每人一碗溫泉飯(每碗 NT$10)、兩碟小菜、一份全雞就能吃飽飽了,
很推薦全家大小來吃,
如果跟我一樣不住宜蘭但又很懷念他們家的雞,他們也有提供宅配喔!
只是本人還是建議在餐廳裡吃到剛出爐的比較好吃內
如果各位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麻煩動動你的手指頭,幫我按個推吧 !謝謝大家:)